海岸線變遷

1842-1890

1840年代

  • 在1842年以前,香港沒有進行過填海工程,香港仔和鴨脷洲之間的海港為漁船提供優越的地理條件。從鴨脷洲的天然海岸線可見,其北部有兩個一大一小的小島, 俗稱「鴨蛋」或「風水蛋」。
  • 隨著香港成爲英國殖民地,英國於1843年宣佈香港為自由港,為後來發達的造船、船隻維修及貿易揭開了序幕,也爲南區的海岸線帶來改變。

1850年代

  • 1857年,時任港督寶靈爵士(Sir John Bowring)提出在香港興建船塢,翌年香港仔的兩個選址被租出,其中一個由那蒙(John Lamont)所得。在他的監督下,那蒙船塢由本地苦力建造,另一地段則由那柏(Douglas Lapraik)所得。

1860年代

  • 1860年中,那蒙船塢(Lamont Dock)正式落成並隨即投入修船工作。
  • 同年,那蒙船塢附近進行大規模的填海,範圍包括現今的香港仔大道、香港仔舊大街、東勝道、成都道、湖南街及南寧街,其中海岸線有兩個明顯的凹位,正是船塢位置。
  • 1863年,香港黃埔船塢有限公司成立,並於1865年收購那蒙船塢及另一興建中的船塢,兩者合稱香港仔旱塢(Aberdeen Docks)。
  • 1867年,合普船塢(Hope Dock)由時任港督麥當勞爵士(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揭幕。

1891-1959

1890年代

  • 1891年,第二代的香港仔警署(蒲窩現址)落成。從當時的海岸線可見,山崗上的警署能夠俯瞰海港及鴨脷洲。

1920年代

  • 現在的鴨脷洲公園附近尚有平瀾街、惠風街及山明街,幾個街道名字形容了小島風光,卻欠了「水秀」。曾經山明街旁邊的確有一條水秀街,而它消失的原因正是填海。
  • 關於鴨脷洲公園一帶的填海工程有不同的説法,有説工程於1920年代進行,也有説法為1950年代。然而,從歷史照片及1920年代的政府文件可見,當時鴨脷洲的人口稠密,衛生情況欠佳,因此時任工務司署進行填海工程以增加土地,希望改善居住環境。此項填海工程把大小「鴨蛋」和鴨脷洲連成一個島嶼。

1940-1950年代

  • 1940年代香港仔海傍再次進行填海工程,範圍包括現時的香港仔海傍道及魚市場道一帶。
  • 香港仔漁類批發市場於1952年啓用,由於本身有著優良的漁港,加上更靠近南中國海,有利魚類買賣,因此取代了原位於西環的魚市場。

1960-現今

1960年代

  • 1960年初,涌尾(今香港仔工業學校對開、黃竹坑道以南一帶)的艇戶發生大火,但極高的密度令救援困難,也令社會注意到這區居住環境安全的問題。大火促使政府於1967年起進行填海工程,改善社區居住環境。填海工程包括現在的香葉道和香葉徑一帶,也興建明渠疏導溪流的流水。隨著填海工程逐步完成,香港仔警署亦在1969年搬到新的填海地段至今。
  • 1965年,因爲香港電燈位於北角的發電廠供不應求,政府撥地讓香港電燈在鴨脷洲自行填海建廠,發電廠於1968年投產。填海工程持續到1981年,所有發電廠才落成。

1970年代

  • 隨著漁業日漸式微,香港仔的船塢在1970年關閉,原先位置被填平為住宅用地(今香港仔中心)以應付急劇增加的人口。

1980年代

  • 涌尾的填海工程持續至1980年代,進一步包括海傍的網球及壁球中心和逸港居地段。
  • 1984年,香港仔亦進行新的填海工程,成爲區内重要的休憩用地:香港仔海濱公園。
  • 鴨脷洲北部也進行填海,將大街與利枝道、山明街連接,海岸線進一步拉直,也為居民提供更多休憩地方。
  • 鴨脷洲的發電廠再次供不應求而在1989年關閉,原址和油庫變爲大型住宅海怡半島。

歷史建築及文物保育

香港仔

香港仔上水塘及下水塘建築群

級別:

上水塘水壩、水掣房、拱橋及下水塘水壩為法定古蹟,下水塘另有2個二級歷史建築及2個三級歷史建築

建築年份:1931(政府向紙廠收購水塘並把它擴建,同時興建新的上水塘,工程於1931年完成。

簡介/價值:水塘建設見證了港島地區及人口發展,也是鴨脷洲和南區偏遠地區居民首次獲得公共食水供應

天后古廟

級別:三級歷史建築

建築年份:1851(曾於1999年進行重建)

簡介/價值:天后多年來被奉爲海神,是主要漁民信仰之一。古廟由漁民集資建成,印證了香港仔作爲漁業中心的悠久歷史

鴨脷洲

洪聖古廟

級別:法定古蹟

建築年份:1773

簡介/價值:廟宇主祀的南海神洪聖多年來亦受漁民尊崇,廟宇保留了大量石灣陶塑,廟前的「龍柱」一般相信是爲抵擋對岸「虎地」(舊香港仔警署)的煞氣而建

水月宮

級別:三級歷史建築

建築年份:約1866年

簡介/價值:主祀觀音,廟內仍保存清朝光緒十七年(1891年)所懸掛「均沾惠澤」的牌匾。觀音作為水神,也是漁民信仰的一部分

黃竹坑

香港仔工業學校

級別:三級歷史建築

建築年份:1935

簡介/價值:原名為香港仔兒童工藝院,是香港第一所本地工業學校,目的是讓失學兒童學得一技之長。校舍建築可見盛行於1930年代的裝飾派(Art Deco)元素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級別:舊座為一級歷史建築,聖堂則為三級歷史建築

建築年份:舊座建於1931年,聖堂建於1956年

簡介/價值:建築群中西合璧,可見中式的柱廊、斗拱、木門和木窗花等,舊座外牆則有天主教壁畫

新圍10號舊民居

級別:二級歷史建築

建築年份:約1890年

簡介/價值:舊民居主要由青磚及花崗岩築成,有很多傳統風水設計,如:灰塑和風水牆,是香港島上少數保存良好的傳統中式民居

黃竹坑石刻

級別:法定古蹟

建築年份:不可考證,推測有超過3,500年歷史

簡介/價值:石刻上的紋飾與青銅時期的紋飾較為相似,印證了當時的香港南部已有先民聚居。紋飾可稱為饕餮紋或獸面紋,相信古代先民認為饕餮能以兇制兇,鎮住水上的兇險不利

中央彈藥庫

級別:三級歷史建築

建築年份:1937

簡介/價值:又稱「小香港」,作儲存軍火及武器之用。1941年12月25日時任港督楊慕琦宣佈向日軍投降,但「小香港」卻在12月27日才正式投降,可謂香港抗日的最後據點

財政司司長官邸

級別:二級歷史建築

建築年份:1935

簡介/價值:港府在1947年置入,供戰後第一位財政司霍勞士作官邸,直至1997年共有7任財政司在此官邸居住

資料來源:

  • 古物諮詢委員會
  • 古物古蹟辦事處
  • 政府海事處
  • 政府地政署
  • 香港海事博物館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香港填海歷史地圖 http://oldhkphoto.com/coast/ 
  • 華人廟宇委員會
  • 《從前有個香港仔》(黎志邦 黎志棠著)
  • 《港島海岸線》(余震宇編著)
  • 《百載流傳》(水務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