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薛嘉惠

到南方去。

一個挨著一個排在水面上東拼西凑出來的小舟叫「舢舨船」,住滿了水上人。開船的女士叫「大家姐」,也是個水上人。

「你係咪鶴佬人?」

「通常就最好問我地係來自邊度,咁樣問就有啲貶義。」

上船時熱情地說「大家有咩問題隨便問」的大家姐,倏地有點兒收火。

到底此稱呼勾起了怎樣的記憶?查考,才發現水上人一路走來並不如船隨海浪搖曳般輕盈。

一開始住在水上,是為了逃避戰爭。然而因為三不管,缺乏社會支持,貧窮也就此而生。

香港的水上人自明朝開始有紀錄。然而因當時實行戶籍冊制度,不在陸地上居住的水上人地位等同賤民,不能上岸居住、讀書、與岸上的人結婚,直至清朝雍正時期才得以改善。

大家姐船鋒一轉,我們遇到了一座名叫「ABC」的建築。

點解唔xiBCD?但凡後一個英文字母開始數,聽落都唔會咁求其。

抱著一點生氣和戲謔,我勢必要找到那個建築物的起源。

「鴨脷洲 ABC」我搜尋著。

「Aberdeen Boat Club」。

OK你贏。

原來香港仔遊艇會(Aberdeen Boat Club)於1962年成立至今,創辦人當年是看準了這個200年來熱鬧繁忙的小漁港。

200年前的漁港盡是商機,除了本來的漁業,還有運輸,向船上言商、約會、消遣的客人兜售船家小食,和水上妓院。

不過,有商機不代表水上人的生活品質得以改善,聽聞蜑家婦女也是生活所迫。有人會叫她們作「魚蛋妹」,甚至乎連ABC的官方網站提到水上妓院時,還加了個感歎號。

被貶低的身分價值,似乎是水上人難以完全擺脫的陰影。

不難明白為何大家姐如此在乎怎樣被稱呼。

舢舨遊結束,我們道別了大家姐,稍遊鴨脷洲。

這個小島活著。他有其他區域沒有的色彩。

汽車的石油和沙塵混合著海裏的鹽和腥,隨時都有百鳥歸巢之聲灌入你的顱頂,連斑鳩的毛髮都看起來比其他區的亮麗一點。

一般香港的街道欄杆都是只有垂直線或水平線平衡排列在內,但鴨脷洲的欄杆都有救生圈的圓形與平衡線們融合;平日枯燥的灰黑相間路柱在這裏成了黑底鑲金邊的碼頭柱。整個島活脫脫像一艘將離即離的方舟。

深入鴨脷洲大街,這裡有其他區域沒有的五金舖,是賣造船的零件和工具的。

千繩萬索縱然粗重,卻依然整齊地被綑好安坐自己的位置。比脖子還粗的鐵鏈緊緊抓著彼此的手,懸吊在半空,最後必然有錨作收結。

香港的水上人主來自三大族群:蜑家人、鶴佬人和客家人。其中,蜑家話和廣東話最相似。「香港」在蜑家話讀作「康港」,因此,相傳香港的英文譯名「Hong Kong」就是來自蜑家話。

亦輕亦重,將離的方舟,誰說沒有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