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本地漁業發展

路線介紹

  • 香港仔天后古廟

    建於清朝咸豐元年( 1851年),現為三級歷史建築。此廟的地理位置原先為海邊,但因填海緣故,現已遠離海邊,被繁囂街道包圍。香港仔原為漁業中心,當地漁民集資興建此廟宇,盼望得到天后庇蔭。

     

    天后,俗名「林默娘」,又稱亞媽、媽娘等,是船民和漁民的保護神,因此天后廟多建於海邊,以方便漁民出海前到廟祈求一切平安。廟宇為兩進三間,除正殿外,兩旁設有偏殿。正殿供奉天后娘娘,偏殿供奉財帛星君、觀音、黃大仙及華陀。

     

    廟內有金柱三對,用以承接屋頂的重量。左右偏殿均以月門分隔,而殿外亦有龍、虎及吉祥圖案之灰塑。值得留意是廟內的古鐘是鑄於建廟時,故此十分有歷史價值。

  • 香港仔聖伯多祿堂

    香港仔與中環及灣仔是天主教會最早在香港建立的傳教點。早於1849年,天主教傳教士已在香港仔的漁村展開傳教工作,並於1929年創立聖伯多祿堂,服務香港仔居民及水上漁民,並於1949年正式升格為堂區。早期的聖堂是由一位熱心教友捐出的小牛房改建而成的。雖然它簡陋、狹小、容不下二百人,但這正代表聖伯多祿質樸無華的性格。

     

    除了建立教會以外,堂區亦有辦學,包括建立了聖伯多祿學校暨幼稚園、聖伯多祿中學等。值得留意的是,此教堂的聖母山,全部用貝殼砌成,充分顯出漁民區的特色。

  • 海皇大神廟

    這是全港唯一供奉海王大神的廟宇。它的位置是在兩條繁忙的馬路交界處,與旁邊的高樓大廈相比,海王大神廟顯得十分「迷你」,相映成趣,並且在香港是少有的畫面!

     

    廟宇原處於海邊,因香港仔填海發展而愈趨內陸。而廟宇供奉的海王大神,數十年來一直保佑香港仔居民的平安。相傳廟宇早年曾短暫搬遷,期間附近便發生火警,因此善信至今仍會祈求海王大神保佑他們平安。

  • 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

    此市場於1950年由魚類統營處營運,取代西環魚市場,原因是香港仔距離南中國海的魚場相當近,對早年的漁業發展有利。

     

    市場至今已營運70年,在業界中獨佔鰲頭,每年處理高達3萬噸的冰鮮魚和活魚,供應全港七成的海鮮。而且附近一帶有船廠及冰廠等,亦有海鮮坊酒家,成為香港漁業最蓬勃的地方。

     

    除了作魚類批發,魚市場內也有熟食餐廳營運,有機會也可以一嘗新鮮捕獲的海產!

  • 漁光村

    漁光村建於1962年,為南區第一條的公共屋邨,由香港房屋協會所興建,當時是為了安置於水上人及漁民上岸而設,並且為基層公務員宿舍及為鴨脷洲提供廉價房屋。漁光邨的命名是來自於香港仔為傳統海港,邨內共有5座樓宇,均以海洋相關主題命名,包括:海鷗樓、海港樓、靜海樓、白沙樓及順風樓。

     

    此村已有60年歷史,當中有不少特別的設計,包括通花樓梯、單位內的窗口較大等,是舊公屋的特色。可惜將於2023清拆重建,有機會的話可以親身感受一下。

     

    *在村內參觀時,請勿打擾居民。

  • 香港仔避風塘及街渡

    香港仔避風塘以鴨脷洲大橋為分界,分為「西避風塘」及「南避風塘」兩個部分。避風塘因地理因素成為天然屏障,因而吸引漁船在此停泊。特別是在暴風雨來襲時,就會泊滿了船。

     

    1980年代是香港漁業的高峰期,估計當時有十萬人生活於海上,避風塘內人口稠密,非常熱鬧,現時大多數水上人及漁民均已上岸居住。

     

    香港仔街渡是在避風塘內的水上交通,來往鴨脷洲和香港仔市中心一帶。由50-60年代起開始營運,在鴨脷洲大橋建成以前,街渡是居民重要的交通工具。

  • 洪聖古廟

    於清朝乾隆38年(1773年)由當地漁民集資建成,以供奉保佑漁民和海神「洪聖」,現為法定古蹟。有傳說指洪聖原名為洪熙,為唐朝官員,經常協助漁民,洪熙過身後,漁民於是立廟奉祀。洪聖古廟至今仍保存不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如乾隆38年鑄造的古鐘及清代石灣陶塑等。為人熟識的包括日神、月神及鰲魚等。

     

    相傳廟前的一對「龍柱」(亦被稱為「定海神針」)是抵擋位於「虎地」的舊香港仔警署 (現為蒲窩) 之煞氣,「龍柱」為鴨脷洲洪聖古廟獨有。

  • 水月宮

    鴨脷洲水月宮是南區其中一個歷史悠久的觀音廟,本廟的建築年份雖無從考證,但從門口所懸掛的牌匾和重修碑記,可得知本廟早於1891年已經存在。由於觀音屬於水神,所以深得島上漁民敬奉。廟宇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曾於1995年進行大型重修。

     

    本廟宇的規模不大,屬於兩進式一間式建築。廟宇除了供奉觀音外,還供奉黃大仙、天后和關帝等等,和保存了於1911年在鴨脷洲製造的彩門掛屏。

  • 蘇記號

    鮮黃色的旗幟,配上中英對照的店家名字,正是在鴨脷洲屹立了超過50年的蘇記號的標誌。

    小店以往主打漁民生意,售賣各式各樣的漁船零件和捕魚工具;後經歷漁業式微,漁船轉型為遊艇與營業船的過渡期,小店亦跟隨大環境變化,逐漸轉攻遊艇客群。

     

    然而,唯一不變的是小店堅持風雨不改地在風季為顧客提供鞏固船隻的工具,更吸引遠在西貢的遊艇主人專程光顧,演活了「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意義。

  • 艇仔粉

    艇仔粉,顧名思義,即是在艇上即煮的粉麵。艇仔粉原先屬於避風塘漁民的美食,因當時水上人鮮有機會嚐到海鮮以外的食物,故店家會預備其他肉類,如叉燒、燒鴨、油雞,牛腩、豬肚等,配以大地魚熬成的鮮甜湯底更是是整個粉麵的靈魂。油香融入魚湯,構成一道美味佳餚。時至今天,艇仔粉已演變為香港傳統特色美食之一。

     

    然而,近年漁業式微,水上人減少,生意越來越難做。香港仔由20家艇仔粉逐漸減少為現時兩家,流記是碩果僅存之一的艇仔粉,加上政府不再發牌,艇仔粉漸成歷史遺物。

  • 基督教海面傳道會禮拜堂

    海面傳道會,循其字面意義,即是從海面傳教。基督教聯會1912年起以「福音船」,在香港仔、赤柱、蒲台及青龍頭一帶向漁民群體佈道。在1939年在鴨脷洲新市街建立禮拜堂,並在堂內設立課程,為漁民辦學,提供教育機會。

     

    教會於1950獲港府批准開辦漁民學校,位置為現時鴨脷洲橋道及深灣軒之間的空地。學校於1953年落成啟用,是本港第一所專為漁民子弟設立的基督教學校,學校設備齊全,包括學生宿舍、音樂室、圖書室及廚房等,高峰時間申請住宿的學童達三十多人及480人就讀。但因時代發展,在避風塘居住的艇戶於80年代開始上岸,令學校收生不足,最終於1994停辦。

     

    現時教會仍在營辦基督教海面傳道會仁愛幼稚園,繼續以教育服務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