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製造 — Maker Fest
參考國際盛事「Maker Faire」的模式,旨在讓不同領域的創作者聚集,展示他們的創新作品和故事,從而鼓勵創意和實作。「在地製造 — Maker Fest」將會於歷史悠久的香港仔漁港舉行,通過 Maker 的種種參與,從日常生活和社區文化開始,分享他們所造所學,讓到訪者體會動手造 (Do It Yourself) 的魅力,本是一種源自於日常生活的自然回應。
觀察生活,動手實現想法
DIY的精神源於日常生活,利用現有資源,通過實踐解決問題、表達創意、實現自我,而這一切都始於對日常生活的細緻觀察。從海濱欄杆到岸邊魚販,再到街角小攤,街坊們的微型實踐正是這種精神的詮釋。
《社區空間觀察》展覽將會展出八位年輕觀察者歷時三個月的田野調查成果,共12本田野筆記手稿,將會揭示從漁網修補到茶記閒聊的社區紋理,啟發到訪者將觀察轉化為創意實踐。

動手造作為實現想法的方法
通過行動,能夠把想法變得具體,有效令人理解抽象的意念,並提供機會讓不同背景的人,共同分享和實現想法,連結社群。「在地製造—Maker Fest」將凝聚一群來自不同地域、背景的Maker,展示動手造如何從生活開始,向各種可能性延伸。
動手學習
動手造是手腦並用的學習過程。
製作過程必然會遇到各種難題,這些挑戰往往需要靈活的應變及綜合能力,不僅鍛鍊了技藝,也促進了思考。活動將於漁港社區取材,讓不同中小學生得以「邊造邊學」,並於活動展出,與公眾分享動手造的樂趣。


動手造項目展說 - 參與單位
受興趣所致,積極投入時間,動手造出規模小但具心思的作品。這些作品或許微小,但對於參展單位而言,卻承載著他們對於生活的回應,也體現了由被動變為主動的過程,從建立自己的能力開始,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10多個單位,涵蓋非遺技藝、雕塑、回收物料應用、AI應用及編程、樂器、肥皂、陶泥、娃娃製作等,將會帶來不同的動手造項目。歡迎公眾到來親身交流,理解他們對於創意及生活的期望,重新思考動手造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能性。
此計劃由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2024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