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位處香港仔的蒲窩,策劃以「在‧此地」為題的青年文創節,邀請大家親身前來這幢紅磚古建築,體驗一系列關於「地方想像」的創作。
蒲窩作為扎根在香港仔多年的青年與藝文空間,誠邀了四位活躍的文化創作人,帶領一班青年組成創作團隊,用文化思考和藝術實踐,共同探索何謂「跟地方連結」。
通過幾個月的創作過程,他們也探問,為何要跟我們所在的地方連結?要跟什麼地方連結?連結是什麼意思?
這些發問的意識,結合社區營造、聲音實驗、步行觀察等形式與方法,交出形態豐富的作品,多元化地展示出 1) 觀看地方的多重視點、 2) 重新發現地方存在的質感與資源、3) 地方盛載的記憶與故事、4) 地方想像的差異與對話。
原本抽象的地方意識與地方想像,通過青年創作團隊的反覆試驗與在地的創作介入,轉化成一系列動人而特意邀請各方朋友街坊參與觀賞的作品與節目,包括藝術展覽、工作坊、分享、音樂演出、戲劇等。
蒲窩多年來投身於青年工作,在地方耕耘,趁著文創節的契機,也聯同一眾志同道合的伙伴,包括蒲窩青年、創意單位、南區及避風塘的友好,策劃逾60項揉合地方、文化及創意的節目。
誠邀大家在仲夏時日前來香港仔蒲窩,參與一次有創造力的文藝體驗,一起思索這個時代「地方」的多重意義。
走到一個地方,因為空間感與美學判斷,覺得「呢度真係好靚」,便拿下相機,拍下當前的風景。風景,一般而言,結合了有形的地貌和視點。傳統的風景畫家,在他們所屬的時代文化下,懷著獨有的喜好、情性、信仰、經歷,就造多姿多采的藝術流派與風格。
城市中高效的交通及網絡,讓我們很容易找到各式、各樣、各地的商品和服務。只要努力謀生,便能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舒適圈,滿足自己的興趣、需求。這種生活的舒適圈,不一定也不必要與自己身處的地方有關。據說,從前城鎮的規模,是以人能夠步行的距離為發展參考。人也是以步行的方法,從經過社區的街道開始,建構著自己的生活日常,並從自身的城鎮作為參照,探索世界。這種身體力行的方法,能夠喚醒我們的感觀,重新感受此地的質感。
置身於社區之中,我們會因眼前風景而感到喜悅,但往往最令人動容的,是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可能是一些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也可以單純是令人深刻的生活片段,讓人在真誠的交談與細心的聆聽下,看見對方,也同時看見自己。故事都有著很強的共情力量,令人試圖想像自己處於他們所描述的情境中。
何以生於彼鄰的人,眼中的此地可以是截而不同?
社會科學家認為人們是透過「已累積的經驗 (Lived Experience)」來了解世界。所謂故事,是從生活經歷中的客觀事實,重新組織並賦予意義。那麼,人自身的喜好、情性、信仰、經歷、年齡,決定了我們詮釋事情的框架,特別是,當人身處於舒適圈之中,便容易存在著各種預期與定型。當我們身體力行走進社區,所謂重新發現此地之美,也可以理解為意外發現與自身預期不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