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南區‧社區設計」——同渡窄港

蒲窩青少年中心於本年度再獲香港設計中心邀請,擔任「設計營商周城區活動」(城區活動)的南區創意伙伴。承接去年城區活動蒲窩遊樂場 – 創意引爆實驗中的經驗,今年以香港仔避風塘為中心,與青年走進避風港連結各持分者,認識船隻工業及旅遊業的日常運作及產業生態。在海港的浮沉拾起舊事人情,共議真實需要,以設計思維作爲啓迪,裝飾點綴乃至活化社區。

設計的啟迪

置身於香港仔避風塘之中,從體驗出發,結合文化及創意,發想遊歷的新可能性。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香港仔避風塘日落風景,由 香港仔老街坊 冼培安 提供)

我們與青年多次乘搭舢舨船,水陸兩路走訪香港仔、鴨脷洲、深灣一帶,捐窿捐罅,認識到香港仔是本地獨特的綜合漁港,漁船停泊、魚類批發、船隻維修、觀光旅遊、公共交通、生活工作休憩一身。

在兩個多月的設計歷程中,我們連結避風港各持分者,與青年、協作伙伴及設計師共議真實需要,在反覆試驗後提出以下創新方案,讓大眾從舊事人情中,感受香港仔的獨有魅力。

從慢「渡」中觀看城市景觀

放慢腳步,轉換視角,觸動到你的,可能是一瞬間出現,但卻曾經錯過的地方風景。小小的情懷故事,也令人與城市的關係不再一樣。

要好好觀看避風港,我們發想以船代步。從水上觀看漁港角落,卻發現更多未知的城市空間及漁港產業的人移事遷。每次與青年乘搭舢舨走訪社區,都懷著一份好奇,期待親身接觸漁港工作者,包括船廠師傅、舢舨船家、漁民及魚市場從業員,認識漁港各個行業的日常運作、產業關係,這些走訪點滴都記錄在「漁港小誌」。

「漁港小誌」記錄青年走訪社區的點滴,展示漁港各個行業的日常運作、產業關係,從個人經歷看見歷史,認識今日漁港背後的人移事遷。

現時舢舨木船逐漸被玻璃纖維船淘汰,漸漸步入末代,但舢板仍然是避風港往來最便利的交通工具。我們特意設計船票,滿足慢「渡」體驗的儀式感你亦可以與漁港小誌的青年與策劃團隊,一同踏上舢板船參與慢「渡」體驗。

為鼓勵公眾踏上舢舨,感受時代變遷,與不變的微風、黃昏及海水味道,憑票完成指定舢板船體驗後,可獲得3D打印的舢舨船鎖匙扣一隻,紀念屬於你的舢舨之旅。

 

虛擬與實境的視覺傳意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文字是建構城市面貌與個性的重要一環,招牌、廣告林立更是香港特色風景,訴說著一個城市的文化和歷史。

我們走訪避風塘得知,昔日的舢舨船篷,盡是老字號品牌的廣告,彷如水面上的移動畫像。我們特意以塗鴉作為媒介,重現這被忽略的城市空間。舢舨船篷上的「開新」 (意指開始一新次出海)、「埋街」 (意指返回岸邊) 二字,是水上人的日常用語,我們以塗鴉簽名(Tagging)的方式表達,讓舢舨每一次在岸邊或水上載客的日常渡船景象,變成漁港獨特的視覺文化。

什麼是塗鴉簽名 Tagging 
每個塗鴉者都有屬於自己的簽名,稱為Tag,在日常的城市生活中不難發現。一般而言,Tag有以下基本元素:塗鴉者的名字及以不同的媒介創作,如marker或噴漆等等。由於Tagging通常需要迅速完成,因此Tagging的字體設計與塗鴉者的技藝有密切關係。

為加強觀賞體驗,我們設計了Instagram濾鏡,以擴增實境技術 (Augmented Reality),結合水上人用語及避風港環境,讓人與小誌及風景產生互動。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Instagram濾鏡對準「漁港小誌」內的「開新」、「埋街」,文字內容便會轉換成小舢舨影像,呈現每次走訪社區的渡船景象。

「漁港小誌」結尾將印有一款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紋身貼紙圖案,在Instagram濾鏡下,將轉換成可放在手上、隨處攜帶的小舢舨,與真實環境互動。

紅、黃、藍、綠的鴨脷洲街渡碼頭是樸實無華的民間建築。結合手機Instagram濾鏡與街渡碼頭的虛實互動,讓公眾想像城市空間的新可能性。

Instagram 濾鏡體驗 – 使用方法

  1. 開啓本中心的 Instagram 帳戶 (Instagram: warehouseteenageclub)
  2. 切換到「特效」分頁。
  3. 找到你想使用的 IG 限時動態特效,點選「立即試試」即可套用。
  4. 把鏡頭中的水印對準作品並靜待數秒,手機畫面便會出現特效

計劃花絮與後記

當項目以「地方營造」定位,一個疑問便在腦海中浮現:如何令人深入認識一個地方?在網上輸入這組關鍵字,置頂的文章建議「在當地旅居一段日子」,但項目是以本地人為對象,這個看似不可能的方案,卻啟發我們進行設計研究。我們相信,疫情卻是契機,更多人關心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是一個怎樣的地方。

團隊仝人都不是南區人,因此我們多次落區,由住宅走到工廈,由城市走到山上。作為外區人的我們,海岸的一切總是引起我們的好奇:海邊的路是如何連接著?滿佈機器的船廠鋪面,師傅都會做什麼?浮在半空的船是如何拉上船廠維修?這些船隻本身又是做什麼?岸邊的舢舨又會載我們去哪?當我們乘上舢舨船,與船家傾談,漁港運作、水上生活及文化,一應俱全,從水上視點觀看,更能看清漁港的每個角落。原來,香港仔避風塘的自然環境、城市空間、文化底蘊已是我們構思項目的最好素材。我們只需要把香港仔的獨有魅力,以及把這種「好奇、探索、認識、鐘情於地方」的遊歷體驗,透過設計的方法,組織漁港的日常及地方故事,然後呈現給大眾。

充滿好奇心的我們,問著舢舨船家平時是如何入油,與車輛入油的方式有什麼不同,船家便帶我們到政府指定的海上燃油補給區看看

我們團隊曾討論,計劃的目標對象是本區人還是外區人,但我們發現是個偽命題:記得一次與本區居民交談,她說她從小的生活日常是在海邊玩耍散步,因此船隻、大海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並沒有再深究下去。亦有本區居民說,從小很喜歡船,會每日在窗邊望避風塘船隻進岀,甚至親手做一隻紙船給自己,亦考慮把水面工作放在未來職業發展的選項。到各個活動進行時,不少居於香港仔一帶的參加者表示,很少會遊歷深灣一帶的避風塘,更是從來沒有用水上視點細看自己居住的地方,但對水上人而言,這種視角可能才是他們眼中的香港仔。這種討論及談話,令我們思考什麼是地方的性格、什麼是人與地方的連結?何以生於彼鄰的人,眼中的香港仔可以是截而不同?

深灣一帶的避風塘鋪滿船廠。拜訪船廠當日,有幸看見漁船維修完成,沿著排路 (軌道) 滑向海面,是避風塘船廠一帶的日常景致。

每次走訪社區,舢舨經過珍寶海鮮舫的原址,剩下的半倒塔廚房船,我們均感到十分震撼。從前避風塘有三艘著名的海鮮舫:珍寶、太白、海角皇宮。近年我們失去了珍寶海鮮舫,但很少人知道旁邊仍有一艘太白海鮮舫,但都荒廢著,百業待興。船家表示從前各地遊客慕名而來,海鮮舫一帶人客、船隻絡繹不絕,現在卻份外冷清。這種人走茶涼的感受不難理解,亦相信我們都能明白共鳴之處在哪裡。也許這種變遷,正是我們連結彼此、關注地方未來的契機,為這個項目提岀的遊歷體驗增添不平凡的意義。

每當舢舨經過珍寶海鮮舫,我們都會細看這個巨型燈光招牌,想像昔日水上繁華景象

作為地方營造的項目,我們必須在尊重地方文化面貌的前提下,以新的手法塑造地方性格。我們選擇在舢舨的船篷上,以塗鴉簽名的方式,在城市中重現水上人用語「開新」、「埋街」 (意指新一次岀海及返回岸上),配合舢舨載客的日常渡船景象,為漁港的視覺文化帶來新嘗試。這舢舨是項目提供慢渡體驗的船隻之一,所經路線亦是漁港小誌的故事。以上種種,是我們後記揀選了「開新」、「埋街」的塗鴉舢舨在太白海鮮坊前的照片作結的原因,既希望以搶眼的塗鴉作品獲取公眾的注意,亦寄語了我們對於避風塘未來發展的新想像。最後,希望項目的種種,也能夠給你多一個細看城市的角度,讓避風塘的日常景象及地方故事感動著你。

走訪社區的照片

其他公眾活動